关注学生的能力建设是当今教育的主题,提升学生的能力是必须重视的着眼点,让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站在教师的角度,怎么样在理论教学中更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能力,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

3月24日下午,工商管理学院工企人力教研室按照教学要求召开教学研讨活动,就“在校期间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进行研讨,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
教研活动中,由宋磊老师引出教师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性,让我们的学生在未来更具竞争力,每个老师就目前各自学生能力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分别从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综合各位老师的意见总结如下:
一、适应能力
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能随机应变地适时调节择业行为能力。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适应这种状况,保证自己从学校到社会顺利过渡就应该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通才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知识用不上、有些不够用、有的要从头学起,这就要求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根据工作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行为方式,尽快培养自己的社会应变能力。
二、人际交往能力
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生活、工作中需要与许多人交往,这就难免发生矛盾。作为大学生只有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要以我们民族善良、诚实的传统美德来善待他人,“将心换心”“以诚相待”,学会尊重他人。要换位思考,多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这样才能得到他人尊重;要学会能干大事,又能干小事的本领;学会处理具体问题时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
三、表达能力
以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它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基础性素质,故又称为语言文字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要求语言的流畅性、灵活性和艺术性,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文句的逻辑性、艺术性和条理性。
四、开拓创新能力
用已积累的知识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在脑中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选择的能力。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的能力,提出新思想的能力。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各位老师各抒己见,积极探讨提升学生能力的办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打好基础、保驾护航。